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组建“深入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调研队,往返自身家乡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线上加线下的方式,从8月1日至8月25日,通过走访村民、采访村委会干部、记录村里现状、发放生活物资、发放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多种形式,了解自身家乡发展、生活方式,贴近乡村实际,体悟乡村振兴。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西安近邻,商洛西部,总面积332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2007年,秦岭终南山隧道的通车,使这个县快速发展起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上,近年来依靠秦岭独特的原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国家振兴乡村计划的逐步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广大村民在茶余饭后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或是在操场散步,或是在村委会跳起广场舞,比起城市更显的更为舒适惬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都显现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享受。
调研团成员走访各家各户,了解目前各家各户的收入来源、村民生活状况、包村到户干部的帮扶情况。经走访记录如下:某大叔是属于贫困户,在包户干部的帮助下,大叔在小岭石子场务工,每月生活充足还能积攒积蓄。家里的粮食都是自己种的,基本没有什么花销,看病村里有医保卡报销60%,每月有专门医护人员上门量血压做好记录,提醒饮食方面注意的问题。大叔说:现在政策好了,吃穿不愁。在采访过程中大叔满脸笑容,对现在的帮扶政策和医疗政策很满意。某户李阿姨家有三口人,孩子在上学中,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在小岭矿区务工,自己照顾家里,没事时就区锻炼身体,生活很惬意。在对在校大学生调查了解发现,该生属于贫困户,县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都有补助,加上自己在周末干一些兼职,生活费和学费都不成问题。该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也很热爱,希望毕业后能回柞水县为县里做贡献。对驻村年青干部访谈了解到,当前常湾村一些年青人都去西安务工,一些年龄稍大的乡民就在家附近上班。常湾村在县里的支持下办起了服装厂、砖厂,解决了一些年轻妇女和年龄稍大农民的就业问题。一些村民也积极响应县里号召去县里培训,办起养殖项目。县里会支持养猪、创业的乡民,定时发放补助,鼓励村民自给自足。村里将土地承包起来,统一种植,每年支付村民租金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柞水县地处秦岭深处环境优美,借助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在离马路近的村民办起农家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促进了常湾村的经济发展。常湾村的乡村振兴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包村到户,精准脱贫。政府部门也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包括养殖,种植,农家乐等,常湾村基本实现的全部脱贫,但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常湾村的村民勤劳淳朴,吃的菜和粮食都是自己种植的,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一块菜园和一小块花园,提升生活质量。江西师范大学调研团成员也积极和村民一起在田间劳作,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乡村生活。调研团成员在田间劳动过程中受益匪浅,深刻理解了一饭一粥来之不易。深刻发现种植和收获是一个漫长而辛劳的过程,让研究生更懂得珍惜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研究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收获了劳动的成就感。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在日后的生活里面坚决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滴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