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推行垃圾分类,践行绿色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九江小分队于7月16日上午来到九江大中路步行街,通过走访调研的形式在街上向不同人群宣传垃圾分类并号召市民从当下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携同城市美容师 再接再厉创文明
队员们采访了当地5名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据他们口述,之前大多居民丢垃圾比较随意,但在国家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丢垃圾前也会适当让垃圾“对号入座”了。例如会开始区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这也为“美容师”们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环保接力趁年轻 力争上游做标兵
年轻一代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环保方面更需要他们接力,更需要他们做到“知行合一”。在人来人往的步行街上,队员们细心留意流动人群,分别邀请了一些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填写问卷。
结果显示,他们都非常支持垃圾分类,但对他们来说难以对垃圾进行细分,尤其是区分干垃圾和湿垃圾。队员便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垃圾分类的详细知识,学生们也表示乐意回去同家人分享当天的收获。
凝心聚力承基因 奋力锻造新时代
参与调研活动的还有餐馆老板、服兵役的中年人、退休老人等,他们都积极填写问卷,参与该团队的宣传活动。
当队员问到其中一个餐馆老板关于大骨头属于什么垃圾时,他的回答是湿垃圾。队员趁此向老板进一步补充说明:不易腐蚀的是干垃圾,易腐蚀被分解的则是湿垃圾,并调侃道:“猪能吃的是干垃圾,不能吃的是湿垃圾。”老板微微一笑,正好将饭桌上的一块大骨头放入一个单独的垃圾桶中。
队员此行累计共发出宣传资料及宣传小奖品800余份,参与签名及填写调查问卷的有百余人。此次活动重在宣传,力量虽小,但意义不凡。
践行垃圾分类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强管理监控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才能共建绿色文明城市,共创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