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它不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有效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不断提高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响应当下垃圾分类行动的号召,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推行垃圾分类,践行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服务队的近20支小分队的90名成员,带着相同的初心与使命回到自己家乡宣传垃圾分类。
7月15日,南昌小分队如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队员们利用垃圾分类宣传单给群众进行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为在场的群众认真讲解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带领大家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如玻璃类、牛奶盒、金属类等为“可回收物”;废电池、废墨盒等为“有害垃圾”;菜梗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等为“湿垃圾”;餐盒、餐巾纸、湿纸巾等为“干垃圾”等。
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分发了调查问卷,了解当地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收集相关数据,并且分发了宣传单让人们对垃圾分类、垃圾的去处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了解得更加透彻。随后队员们还邀请群众在海报上签名,并赠送了环保袋和垃圾袋等小礼品。
队员们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利用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其次,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最后,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
相信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仅能增强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且能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大大提升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最后,队员们表示将共同行动起来,为创造南昌城市美好的明天奉献一份力量。